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營養標籤「1+7」 七成市民無認知

(明報)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營養標籤法於上月一日起實施,但民協於本月初的電話訪問顯示,有七成五受訪者不知道法例中「1+7」代表的內容,長者不知道的比例更高達九成七。民協建議加強公眾教育,讓更多市民認識營養標籤的用處。
九成七長者稱不知道
民協於本月初透過電話訪問了348名市民,結果顯示雖有七成人聽過營養標籤,但同時有七成五受訪者不知道「1+7」代表的內容,知道「1」代表能量、回答到四種或以上標籤的分別只佔28%及24%;長者方面的情况更嚴重,長者沒聽過標籤的接近四成三,不知道「1+7」的更高達九成七。
民協秘書長秦寶山稱,結果顯示大部分市民對營養標籤法的內容認知不足,長者層面更為嚴重,故政府除需要加強宣傳和推廣外,也可與地區組織合作舉辦健康講座,灌輸相關的知識,否則這法案將變得無意義。
化驗所不需政府認可 八成五人指不恰當
另外民協也發現,對於現時營養標籤不需由政府認可化驗所進行化驗證明,有近85%的受訪市民認為不恰當。義務律師林健文指出,目前法例並無規定廠商必須找政府認可的化驗所進行相關工序,業界自行找化驗所時可能會採用較便宜甚至不合規格的化驗所作測試,嚴重影響標籤的公信力。
根據政府規定,從上月一日開始大部分在香港出售的預先包裝食品必須附有營養標籤,列出熱量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飽和脂肪、脂肪總量、鈉、糖及反式脂肪7種營養成分,俗稱「1+7」。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多吃魚油 可降低罹乳癌風險

多吃魚油 可降低罹乳癌風險 中國時報 2010/07/09 【楊明暐/綜合報導】  數以百萬計美國人透過吃魚油來維護心臟健康,或治療關節炎、憂鬱症等許多疾病。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婦女常吃魚油,也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研究顯示,五十歲至七十六歲停經後的婦女若常吃魚油,罹患「侵襲性乳腺管原位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的機率比不吃魚油的婦女低三二%。「侵襲性乳腺管原位癌」是乳癌中最常見的一種。  研究人員針對三萬五千名居住在華盛頓州的婦女進行調查。二○○○年至二○○二年間,這些婦女曾就攝取膳食補充品(supplements)、醫療病史及生活方式等情況填寫問卷。  受訪婦女有八%曾食用魚油,其中八三%每周至少吃四次魚油製成的膠囊,每天吃的人則占六○%。不過研究人員無從了解她們攝取量的多寡。接下來六年內,三萬五千名婦女中有八百八十人(約占二‧五%)罹患乳癌,而吃魚油的婦女罹患「侵襲性乳腺管原位癌」的機率比不吃魚油的婦女低了三二%,不過魚油對降低罹患「乳房小葉原位癌」(lobular cancer)的風險似乎並無幫助。  研究人員曾將銀杏、黑升麻(black cohosh)、大豆、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等另外十四種受歡迎的健康食品列入考量,但唯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油與乳癌發生率有關係。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認為現在就建議婦女開始吃魚油健康食品來預防乳癌,仍言之過早。主持這項研究的西雅圖「弗瑞德哈奇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流行病學家艾蜜莉‧懷特(Emily White)說,大家應透過健康飲食來攝取營養,因此吃魚會比吃魚油好。懷特博士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期刊。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吃水果能美白滋潤肌膚



想要美白、想要肌膚白裏透紅,就請多吃下面這些美白水果! 這些水果都富含維生素C,可保持肌膚美白有彈性、防止皺紋産生; 維生素E可抗老化和抗氧化,預防皮膚色素沈澱、消除黑斑、黃褐斑等,讓肌膚由裏到外看起來就白白淨淨。 

潤澤美膚——草莓、奇異果、檸檬、番石榴、蘋果、木瓜、芒果

淨化美膚——櫻桃、檸檬、蘋果、酪梨、番茄、荔枝

排毒整腸——香蕉、蘋果、鳳梨

促進代謝——葡萄、奇異果、檸檬、橘子、葡萄柚、蘋果、鳳梨

淨化平衡體質——櫻桃、葡萄、酪梨、檸檬、草莓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飲食與骨質疏鬆症



1. 多進食含豐富鈣質的食物
牛 奶 、 芝 士 、 酸 乳 酪 等 奶 製 品 是 鈣 質 主 要 來 源 , 豆 腐 及 豆 類 製 品 、 魚 類 , 特 別 是 連 骨 ─ 起 的 魚 亦 含 豐 富 鈣 質 。



2. 吸 取 充 足 維 他 命 D
  • 在 戶 外 陽 光 下 運 動 可 幫 助 鈣 質 吸 收 。
  • 適 量 選 用 高 維 他 命 D 食 物 , 包 括 肝 臟 、 蛋 黃 、 罐 頭 魚 如 三 文 魚 、 沙 甸 魚 。
3. 適 量 蛋 白 質
過 量 蛋 白 質 會 增 加 鈣 的 流 失 , 每 天 應 進 食 四 至 六 兩 肉 、 魚 、 家 禽 、 豆 腐 , 及 豆 製 品 。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糙米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糙米比普通米的營養價值還多。因為糙米有排毒成份,包括膳食纖維、鉀、酵素等。

膳食纖維: 因為糙米沒有精製過程,保留了米糖層而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刺激腸道蠕動,尤其是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吸水、吸脂作用,會在腸內吸收水份,增加糞便的體積和柔軟度,促使糞便較易排出,在排便的同時,也吸附食物添加劑或農藥等毒素,以及膽酸、膽鹽等代謝物,一同排出體外。另外,由於膳食纖維在腸道會妨礙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含量。

鉀: 幫助鹽份排出體外,中和酸性毒素

酵素: 幫助排除有毒物質,活化肝臟的解毒功能

糙米非常適合便秘、大腸癌患者,但由於糙米含較粗纖維,處於脹氣造成腸胃不適期間,應少吃糙米,以免增力腹脹的不適。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酸性化是百病之源




人體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因此,若要預防疾病,我們要維持弱鹼性的體質。例如多吃蔬菜及水果等鹼性食物。研究指出每天進食400-800g的蔬菜水果,可減少罹患癌症的機會。肉類的攝取量也應受到限制,每人每日限食80g以下。另外,令人滿口氣味的大蒜原來具有抗癌功效,更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防癌食物金字塔中排於首位;生薑含生薑醇及薑辣素,亦可防止細胞癌化,對抗癌很有幫助。

        對於醫治癌症的病人,接受電療後會出現食慾不振、嘔吐;口乾口潰瘍也非常常見。除了少食多餐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外,還要懂得進食增強抵抗力的食物,為身體全面提供足夠的營養素,做到「有病能治,無病能防」的功效。最能提升免疫力及增強體能一定要提菇菌類。菇菌類含多種蛋白質及重要氨基酸、維他命及礦物質,有提升免疫力的重要功效。礦物質(如鐵、鋅、鈣等) 可增強人的免疫功能和身體質素;抗氧化的維他命還能加速新陳代謝、清除體內的垃圾,有助增強體能。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有半數屬於超重及肥胖


有研究調查發現,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有半數屬於超重及肥胖。原因是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的荷爾蒙分泌,令脂肪代謝減慢。控制食慾的荷爾蒙「纖體素」的水平下降,而增加飢餓感的「胃飢素」的水平卻會上升,令人更愛吃高熱量、高糖、高鹽、高澱粉質食品。一旦攝取過量,體重就會增加,導致肥胖,甚至超重。睡眠不足也令血液過酸,令細胞功能變弱及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容易受病菌感染。

睡眠不足引起的問題不容忽視!首先由生活及飲食習慣開始。正常的成年人需要每天睡眠不少於6小時,8小時最為理想。均衡飲食及恆常的運動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保持身心健康,有助入睡及提高睡眠質素。入睡前避免喝飲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平常飲食宜多進食豐含維他命CE的食物,以增強免疫力;少食高糖、高鹽、高脂的食物,亦忌食加工食物。另外,蔬菜及水果是鹼性食物,多食可調節血液的酸鹼度,由酸變鹼。

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運動選手也可服用DHA嗎?


自古以來,很多參加奧林匹克運動的馬拉松選手,都會高地進行訓練。進行高地訓練的理由是在氧氣稀薄的高地進行訓練,能夠提高心肺機能,而且一旦回到低地,將更能發揮能力。更確地說其目的就在於提高紅血球吸收氧的功能。

當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下,紅血球的變形力會減弱。而過度劇烈運動,也會紅血球的變形力減弱。結果便導致氧供給不良的現象。在營養無法供給體內細胞會衰弱,身體容易疲勞。疲勞不斷累積的結果,紅血球的變形力變得更弱,氧的供更不順暢,形成所謂的惡性循環。

因此我們必要及時為身體的細胞補充充足的氧份,例如攝取較多DHA,因為DHA具有提高紅血球變形力的作用,從而能夠提高氧與營養的運送能力。多吃深海魚,例如鮪魚都可攝取DHA,但一般的人都有偏食習慣,從飲食當中未必能夠攝取足夠份量的魚類或貝類。想為自己補充足夠DHA及減少疲勞,可精明地選用深魚魚油的保健產品作為補充劑,購買時應考慮產品製造的來源,是否高品質及安全,使用魚膠膠囊或是普通膠囊,DHA抽取是否來自含量豐富而又少雜質的鮪魚眼窩,而不是含重金屬較高的肝臟及皮膚。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為什麼要重視高脂血症的食物?



人體血液中廿油三酯,膽固醇等脂質成分的含量超過正常高限時稱為高脂血症。人體血液中脂質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方面來源於人的飲食,屬外源性;另一方面是由人體自身產生的,屬肉源性。飲食中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人體血脂的水平,特別是甘油三酯與人的飲食有密切的關係。因此,高脂血症病患者必須重視食物治療。


應多食五穀雜糧、瓜果、蔬菜及瘦肉、奶、魚、豆類、少食肥肉、動物脂肪、內臟、甜食等。應避免過度飽食,戒煙戒酒。宜多食降脂作用的食物,例如綠豆、大豆、玉米、芝麻、花生、西瓜、番茄、洋蔥、胡蘿蔔、海帶、淡水魚等。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陣發性氣急、胸'悶、咳嗽、痰多、喉中哮鳴聲等。


對於本病患者應給予足夠的蛋白質,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一般以豬瘦肉、牛肉、羊肉、動物內臟豆類等蛋白質為好。脂肪的攝入不宜過多,以免助濕生痰。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鈣質有抗過敏作用,各種雜糧、新鮮蔬'菜、豆類和瘦肉等含鈣質較多的食物也可以適當多食。禁忌吸煙飲酒等。忌食過甜、過鹹的食物。對於食物過敏者,不宜食魚、蝦、螃蟹食物,尤其是已知的能誘發本病的食物必須禁止食用。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肝炎患者能多吃糖嗎?


肝炎患者適當吃些糖對身體康復有益。我們知道,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糖,也就是說糖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燃料。人體血液中的糖是由食物裏的澱粉在體內自然轉化而來。身體健康的人,一般從食物裏就可獲得所需的糖量。而肝炎患者由於飲食減少,從食物裏獲得的糖量往往不足,所以就需要額外補充一些糖。另外,糖被人體吸收後,還可合成足量的糖原貯存於肝內,以維持肝臟的正功能,保護肝臟免受有害物質的侵襲,對於受損的肝細胞也可促進修復和再生。而肝炎病人一方面由於肝臟己不同程度地受到有害物質的侵襲,肝功能下降,肝臟合成減少;另一方面,因其血液中糖量不足,身體要維持正常活動,還需要動用貯存的肝糖原來充當燃料。若不給其增加供糖量,對患者康復也不利,所以肝炎患者塵適當多吃些糖。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素食之風

近年來,香港吹來素食之風,很多人認為食素可以使身體更健康,病痛也較少,因而選擇食素。但有些人因宗教或信念而食素,例如保護環境和維護動物權益,但有些則只是希望能保持適中體重,因而避開肉類。



其實,素食是飲食習慣的一種,主要是進食蔬果及殼類食物而不吃肉類。素食習慣主要分為以下五種:

1. 純 素 食 - 只 吃 蔬 果 和 五 穀 類 , 不 吃 奶 、 蛋 和 肉 類
2. 乳 素 食 - 只 吃 奶 、 蔬 果 和 五 穀 類 , 不 吃 蛋 和 肉 類
3. 蛋 素 食 - 只 吃 蛋 、 蔬 果 和 五 穀 類 , 不 吃 奶 和 肉 類
4. 乳 蛋 素 食 - 只 吃 奶 、 芝 士 、 蛋 、 蔬 果 和 五 穀 類 , 不 吃 肉 類
5. 水 果 素 食 - 只 吃 水 果 、 乾 果 、 硬 殼 果 和 蜜 糖


食物的類型


全 麥 和 五 穀 類 : 紅 米 、 糙 米 、 白 米 、 麵 包 、 麥 片 、 麥 餅
硬 殼 果 : 花 生 、 蓮 子 、 杏 仁 、 白 果
豆 類 和 豆 類 製 品 : 黃 豆 、 紅 豆 、 綠 豆 、 眉 豆 、 豆 腐 、 腐 竹
蔬 果 類 : 蔬 菜 、 瓜 類 、 紅 蘿 蔔 、 番 茄 、 菇 類 、 水 果


素食好與壞


素食之所以可以使身體健康,原因是含豐富纖維素,進食後容易感到飽肚,繼而控制食量,有助繼持合適的體重及減低患上腸癌,痔瘡及便秘的機會,因為纖維素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另外,素食食品含較少脂肪,因而有助減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癌症、肥胖和膽結石等疾病的機會。

但其實有些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12只有蛋、肝、肉、芝士、乳酪和奶類食品才能提供。素食人士不吃肉類,奶類和蛋類,身體就會缺少這些營養素,使營養失衡,容易引起營養不良、貧血及其他疾病。因此素食人士應該特別注意食物的選擇與配搭。如有需要,應按醫生指示進食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補充品。 如果想用素食方法來控制體重,除了控制分量外,食物的選擇、烹調方式和用油分量亦需要特別注意。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佝僂病


嬰兒的體格生長是人生中最迅速的階段,骨骼成長需要大量的鈣,但體內缺鈣就會得到佝僂病。因此,佝僂病俗稱缺鈣。其實,正常吃奶的嬰兒並不缺鈣,人奶和牛奶都含大量的鈣,真正誘因是兒童因長期缺乏有助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而導致骨骼發育不良。維生素D有內源性與外源性兩種。內源性是靠曬太陽,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及後在體內合成為維生素D;外源性的是來自從食物攝取。至於嬰孩容易得佝僂病,大致上有四大原因。


第一:缺少直接接觸陽光。在冬春季節,家長擔心孩子受凉,將門窗緊閉,即使曬太陽,也是隔着玻璃,或將孩子包裹得很密實,由於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和衣服,孩子獲得的紫外線照射很少。
第二:食物中维生素D的攝取不足。牛奶、人奶、蛋黃等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都很少,家長應多帶嬰兒到戶外活動,每天約一至兩小時,確保他們能吸取足夠的陽光而製造維生素D。
第三:食物中鈣磷比例不當。牛奶比起人奶雖含較多鈣質,但鈣磷比例並不及人奶的合適,影響在腸道的吸收,因此人奶對嬰兒較牛奶合適。
第四:由於慢性腹瀉、肝膽疾病可影響維生素D吸收和利用。


預防佝僂病的主要方法是增加孩子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冬季如在室內曬太陽應開窗,並應盡量暴露孩子的頭頸部和雙手曬太陽;夏季曬太陽,要避免中午,可在樹蔭下活動。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體重過輕的你懂嗎?

今日很高興的與一名光顧屈臣氏的客人分享了體重過輕的要選食之道。根據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我們可以評估得到每個人的體重是否合乎標準和來界定肥胖。

亞太地區的標準如下:
肥胖:BMI≧25 (kg/m2)
過重:BMI 23.0-24.9 (kg/m2)
理想:BMI 18.5-22.9 (kg/m2)
過輕:BMI <18.5 (kg/m2) 


如果你的BMI是少於18.5, 代表相對於身高,你的體重過輕。想要為自己增磅,達致理想的體重,以下的健康小貼士你一定要知了:

1.      每次依據均衡營養的原則和份量自行評估一下 ,被忽略的或吃得不夠的食物,就應補充足夠。

2.      每天平均地增加各類食物的份量﹐又可在正餐之間添加小食,增加攝取熱能。

3.      應小食多餐,每二至三小時進食一次正餐或小食。食慾最佳的時候可選擇多吃一點 ,例如早上胃口較好,可進食份量較大、營養豐富的早餐。


4.      避免在飯前喝大量流質或吃「零食」影嚮胃口。

5.      清水、茶、咖啡、清湯、蔬菜等食物,含熱量及蛋白質較低雖令人有飽肚的感覺 ,卻未能滿足營養的需要。但多吃「零食」如薯片、汽水,不但不能提供維他命、礦物質等營養素 ,所提供大量的脂肪或糖份,亦容易引致飽滯感,影嚮正餐胃口。

6.      盡量保持心情開朗,精神鬆弛。

7.      經常運動不單可改善健康狀況、鍛鍊體格 ,且能舒緩緊張情緒,增加胃口。

8.      如食慾不振 ,有必要時可請教營養師或醫護人員 ,選購市面現成的營養補充配方,代替正餐,方便飲用。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何謂低血壓?



一個前幾天低血壓的客人又來到再測試多一次,結果她的上壓有很大的改善,已回復正常水平。果然,這位客人平時吃的份量太少了,建議她晚餐不要只吃水果,還要多進食飯麵等澱粉質的食物,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結果,她的血壓上回正常水平。


低血壓其實並不容易發覺,因為它的病徵和疲勞的差不多,很難分辦,可能還以為頭暈只是疲倦過度,其實可能並不然。現在讓我好好講解一下何謂低血壓?一般而言,成年人收縮壓(上壓)和舒張壓(下壓)低於90/60mmhg則為低血壓,常見於女孩子、貧血病患、過勞之人、腸胃不好及腦力工作者等。它並無特定的病因或疾病,與高血壓一樣,低血壓與遺傳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如果雙親是低血壓的話,那子女得低血壓的機率也相對地增高。


低血壓與高血壓雖然同屬血壓異常,但兩者還是不同的,因為低血壓不會發生危險的合併症,而且一般低血壓患者的壽命也較長。 因此如果單純只有低血壓的話,就無需治療,只要當有不舒服的症狀出現時才需治療。隨著低血壓而發生的症狀有容易疲勞、暈眩、頭痛、頭重、心悸、手腳發冷、肩膀酸痛、食慾不振、胃腸不適、下痢等。



飲食上剛好和高血壓的病患相反,可以多攝取動物性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高的食物,食鹽的用量亦無禁忌,反而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另外可多攝取有補血作用的食物如豬肝、蛋黃、瘦肉、鰻魚、魚、蝦、魚卵、貝類、豆腐、大豆製品、波菜、蕃茄、龍眼、櫻桃、葡萄等食物,加強造血的機能,亦能促進血壓的上升。另外除了充足的營養外,亦應多鍛鍊體能,改善低血壓的情況。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粹死與冠心病



昨晚電視有一個關於突發性粹死的健康節目,講述粹死其中一個致命的原因是過多脂肪團積在血管內壁,使血管失去彈性。當運動劇烈的時候,心臟需一下子提供大量的氧氣及養份去滿足全身細胞的需要,給失去彈性的血管造成過大的壓力,最後形成血塊,阻隔血液流動,心臟缺氧而最後導致突發性死亡。


很多很注重健康及經常做運動的人都有機會突然粹死,只是事發前他們並不知道其實他們可能有隠性冠心病。就是由於動脈粥狀硬化,當血液內的脂肪如膽固醇經由血液輸往身體各器官,其中部分可能會聚積在血管內壁,形成類似濃粥的黏液。長久下去,積存在血管的脂肪越來越厚,血管也變得越來越窄,以致影響腦部,心臟及身體其他部分的正常血液供應。


由於冠心病的發生與高脂肪高膽固醇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冠心病患者應注意以下的事項:


1. 少吃以下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豬油、牛油、動物內臟、巧克力等。


2. 患者還應忌飲烈酒、濃茶、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3.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品,如檸檬、大麥、燕麥等 及 海帶、海蜇、紫菜、海魚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以抑制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濃度。


4. 多吃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及魚類食物。


曾經有一項以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做的研究,發現他們多以漁獵為生,而且飲食中飽和脂肪酸很低,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他們中間冠心病的死亡率遠低於其他地區的人。所以健康的你應進食適量的深海魚,如三文魚等可幫助攝取足夠不飽和脂肪酸,減少進食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有助保護心臟和血管,減低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高膽固醇的人能吃雞蛋嗎?



每次遇到膽固醇高的客人,都總會去問他們這條問題,「究道高膽固醇的人能吃雞蛋嗎?」今日也不例外。今日這個客人跟大部份的人一樣都會答不能,因為雞蛋的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而高膽固醇是高血脂症、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既往多高膽固醇的人必認為應禁食雞蛋。


然而近年來醫學從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中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人體內膽固醇含量的高低,與適當吃雞蛋是無關的。
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雞蛋的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化合物,當它被人體吸收進入血後能使血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使其保持懸浮狀態,從而妨礙了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也就是說,如果人們不吃含卵磷脂的雞蛋或其他食物,膽固醇沉積血管壁的可能性反而增大。因此,高膽固血醇的人完全可以吃雞蛋。當然,食之過多也不好,一般以每日一至兩個為宜。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You are what you eat!

今天跟客人談起健康之道,其實我第一時間會想起 "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說話,因為它說明了我們健康與食物的關係。日常的身體活動,都依靠著我們從飲食中所攝取的能量和營養。無論你身子健康或患病與否,都是由長年累月吃進肚子裏面的食物所造成的。正所謂:成也是食物,敗也是食物,那麼我們應如何辦好呢?答案是我們應從生活的飲食習慣做起。


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是每天都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魚肉豆蛋類、奶類、油脂類。可參考下圖:




但要記住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所有營養素,所以為了使身體獲得足夠的各種營養素,必須均衡選食各類食物。不要偏食,因為拒吃某種食物易使體內營養失調,引發各種疾病。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洋蔥


今天晚上吃洋蔥的時候,想起從前的我並不喜歡吃它,原因是討厭它的怪味!不過自從自己讀了營養科之後,認識到原來洋蔥可起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果然「食物」不可以貌相,單從它的味道來作為食物選擇的指標並不足夠。洋蔥雖然有種怪青味,但其實其對免疫力較弱、癌症、糖尿病、消化不良及食慾不振的人卻很有幫助。


洋蔥的主要免疫營養功份包括:維生素B群、硒、含硫化合物、類黃酮素、檞皮素、木犀草素等。

保健功效: 
- 對抗癌症:維生素B群和硒能增加抗體,類黃酮素可抑制癌細胞
- 減緩過敏症狀:常流鼻水、打嘖嘖、眼睛發癢、甚至哮喘的人可多吃洋蔥,因為檞皮素、木犀草素能抑制組嬂胺分泌,與含硫化合物一起減緩過敏症狀,而硒可防止因化學物質引起的過敏症狀。
- 維護血管免疫功能:洋蔥中的含硫化合物、檞皮素能淨化血管,保持血管彈性
- 活化免疫細胞:洋蔥的維生素B群和硒,可活化T細胞與B細胞,維護免疫機能

其實洋蔥可以有很多的配答,不妨參考以下這個洋蔥代謝餐:

早餐: 吞拿魚糙米粥+涼拌小黃瓜+洋蔥檸檬蔬菜汁
午餐: 洋蔥粟米飯+清蒸肉片+紅豆湯+水果自選一個
晚餐:粟米蝦仁水餃+白飯+洋蔥馬鈴薯湯+香蕉一條


生活小貼示:洋蔥與蛋放在同保存,蛋容易變質,這是因為蛋殼上有許多小氣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易穿透小孔使蛋變質,存放時應盡量避免這兩種食材一同存放。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營養標籤話你知﹕鈉過量增胃癌風險

文章日期:2010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熱愛足球的子朗前陣子跟朋友在家中邊吃零食,邊欣賞賽事。他的太太可欣見丈夫捧魷魚絲,一口接一口,擔心他攝取過多鈉,於是勸他適可而止。子朗心想,魷魚絲不會含太多鹽,只是味精多而已,太太不用那麼緊張。
100克魷魚絲已超標
鈉一般統稱為鹽,而鹽的化學名詞為「氯化鈉」。雖然我們從膳食中攝取的鈉主要來自食鹽,但卻非唯一的來源,因為調味醬料如蠔油、豉油及常用於加工食品的增味劑——俗稱「味精」的穀氨酸一鈉,亦含鈉,過量攝取鈉,容易引致高血壓,甚至增加胃癌的風險。因此,以成年人計,每日鈉的攝入量不應超過2000毫克。
根據子朗手上魷魚絲的營養標籤(見表),100克便含2310毫克鈉。子朗吃掉整包共重100克的魷魚絲,已超出每日的攝取上限,怪不得可欣要將魷魚絲沒收!
■解讀營養標籤
《明報健康網》推出「解讀營養標籤」專輯,詳情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www.mingpaohealth.com/nutrition.htm
文﹕食物安全中心


除了脂肪容易攝取過量,控制鈉的攝取量也是非常重要。因為普遍來說,東方人較西方人喜歡重味道的食物,當中這些食物內含鈉量也較高,容易發生攝取過量問題。營養標籤既然已經生效,我們也應該好好利用此機會去粗略計算日常生活中所攝取的營養是否合適,管理自己每日所攝取的營養成份,避免出現營養失衡的情況,為自己的健康生活踏出重要的一步!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貧血病人為什麼不宜多飲茶?


飲茶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茶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對於貧血病人來說,是不宜多飲茶的。因為,茶葉中含多量單寧酸,而單寧可與鐵在人的消化道內形成不浴解的鐵單寧複合物,這種複合物不能被小腸粘膜上皮細胞所吸收,從而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


凡是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以及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的人,如孕婦、月經過多的婦女、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和嬰幼兒,還是少飲茶為好。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便秘患者應怎樣運用食物療法

便秘是指大便不通,或糞便堅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難;或排便間隔時間延長,二、三天以上排便一次。長期便秘,可出現食欲減退、腹痛、腹脹等症狀,還可引起痔瘡、便血、肛裂等,對健康極為不利。


調理飲食是治療便秘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首先必須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


每日飲食中應增加含纖維素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糙多渣的雜糧,如芹菜、韭菜、菠菜、胡蘿蔔、香蕉、桃子、玉米、小麥等,以刺激腸蠕動加快,糞便易於排出體外。

並注意多進飲料及茶水,尤其在清晨起床後飲溫開水一杯,加食鹽適量,可使糞便變軟。

洋蔥頭、蘿蔔、適量的乾豆類食物也可促進腸動,有利排便。

另外,還可選用潤腸通便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仁等。



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酒、辛辣調味品及各種煎炸的食物不宜多食,以免使便秘加重。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海產也會導致甲狀腺腫大

我們知道當體內碘缺乏時,甲狀腺的體積增大,功能增強,這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代償反應。海產品中含有豐富的碘,因此常被用於甲狀腺腫的防治。然而有些人多吃海產品也會致甲狀腺腫大。為什麼豐富的碘也會致甲狀腺腫大呢?因為體內雖有大量的碘,但合成的甲狀腺素不僅不多,有的反而減少,這就造成了甲狀腺的代償性增大。


食物中的碘要轉變為游離的碘離子才能被人體吸收。游離的碘離子在甲狀腺內又被合成為有機的含碘蛋白質,進而轉變為甲狀腺素,發揮生理作用。碘離子在有機化過程中需要一種過氧化物酶來催化。這種酶具有兩個活化中心,其中一個催化碘,另一個催化與碘結合的酷氨酸。這兩部份同時反應,才能完成碘的有機化過程。當攝入碘過多時,兩個活化中心被碘全部佔據,無法催化酪氨酸,使碘的有機化發生障礙,影響了甲狀腺素的合成。當甲狀腺素水平較低時,便引起甲狀腺腫大。


因此,不要一發現甲狀腺腫大就認為是缺碘,要對病人進行全面分析,如生活地區,飲食的含碘量等。或許不僅不缺碘,還是碘過量呢!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缺鐵性貧血

人體中血液中紅細胞或血色素低於正常值為貧血。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飲食中缺乏鐵。因此應在飲食中增加鐵質的攝入。


1. 多些吃含鐵量豐富食物,如動物肝臟和其他內臟,但要此類為高膽固醇食物,應適量進食;以及瘦肉、蛋黃和豆類。菠菜、芹菜、油菜等蔬菜,葡萄乾、紅棗、李等水果含鐵也較多,可以適當多食用。


2. 其次也要注意補充酸性食物,造成酸性環境,有利於鐵質的吸收。


3. 由於白質是構成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基礎物質,所以貧血患者的飲食都應有足夠的蛋白質,最好選用生理效價較高的牛奶、瘦肉、魚類、黃豆及其製品。


4. 適當多食含葉酸、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腎和瘦肉,以及綠葉蔬菜等,以促進紅細胞的生成。


5. 嬰兒因消化器官當不成熟,可做成菜泥、肝泥肉未等餵食。


6. 貧血病人往往食欲不好,消化不良,故在飲食烹調上要使色香味俱全,種類多變化,以增進食慾及利於消化。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經痛

經痛是婦女的一種常見疾病,是指在經期前後或在行經期間發生的無其他原因的腹痛。主要表現為在月經的第一或第二天,下腹部陣發性脹痛或刺痛或放射痛,嚴重者可見噁心,嘔吐,手足發冷,面色蒼白,甚至昏厥。

患者宜食用溫性而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紅糖、生薑、紅棗、牛肉等,以促進氣血運行。經前二至三天應少食生冷瓜果及寒性食物,如西瓜、冰鎮冷飲、海鮮等,注意防寒保暖,防止經痛的發生。經期則應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煙酒等,不宜食酸性食物,如烏梅、杏等。

食療方: 羊肉500克, 洗淨切塊,當歸25克,加入適量的桂皮、調味品、水,燜煮至肉熟,吃肉喝湯,每次150克,每日三次。於月經前連服3-5日,主要適用於痛經,經血色淡質稀,面色蒼白,精神倦怠者。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你也要弄一個美味又健康的飯盒!

對於上班一族來說,帶飯盒做午餐可算是女孩仔們的專利,是因為女孩子們懂省錢還是她們較懂煮食物?非然也。要造出一個美味又健康的飯盒一點也不難,無論是男孩子或女孩子,也可以根據以下提供的小貼示,來做為自己度身訂造一個貼心的午飯!

1.飯盒應與其他的正餐一樣,菜式必須包括四大類食物:五穀類、蔬菜類、水果類及肉豆蛋類。最大部份是五穀類,其次為蔬菜類、肉豆蛋類,而水果類就是一份左右。


2.盡可能多看食譜,做出多變化的菜式,在排列及色澤方面多花工夫,給自己帶來新鮮感,促進食慾,不致吃膩。

3. 注意食物安全及衛生,容易變味的食物,如魚、海鮮、沙律等都不適宜帶飯盒。

4.飯盒裡的蔬菜,烹調時只要炒至六、七分熟即可,以免再加熱後會過熟走味或變黃。


5. 非綠色葉菜類及根莖類較適合帶飯,例如四季豆、椰菜、白菜、青椒、紅蘿蔔、什菜粒、西蘭花等;而菠菜、莧菜、芥蘭等綠色蔬菜都不適合,因蒸了很容易發黃、走味而不好吃。

6. 飯盒要經常清潔,否則長久積聚的污漬會使飯盒產生異味。

7. 建議菜式包括:火腿芝士生菜三文治、蕃茄洋蔥豬扒意粉、青椒紅蘿蔔雞粒炒飯、菜薳什錦豆奄列飯等等,再加半至一份水果,如12粒車厘子和10粒蕃茄仔,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8. 可在前一晚的晚餐中選擇一些耐煮、炆的菜式,預留翌日做便當所需的份量,既節省烹調的時間,又不用早起做便當,菜式例如有金針雲耳炆雞、蕃茄炒牛肉等等。


    要做一個美味又健康的飯盒一點也不難,只要你有耐性和心思,你一定會煮得開心又食得健康!朋友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痛風 2

    今日解答完痛風患者的飲食諮詢,發覺原來患病的人除了身體機能變差外,原來更重要的是沒有機會品嚐美味的東西。

    因為痛風的病人要戒食以下美味的食物:

    1.  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如腦、腰、肝、心、肺、豬橫利、腸、腎、魚頭、魚暈、黃豆、扁豆、鯖魚、大比目魚、鯷魚、鯡魚
    2. 肉類濃湯或濃縮肉汁,如食送汁、雞精、雞粉、牛素(Oxo)、老火湯等
    3. 海產貝殼類,如:帶子、蠔、青口、沙甸魚、魚卵、龍蝦、蜆、蟹、白飯魚、銀魚乾等
    4. 高脂、肥膩食物如煎炸食品

    對於痛風患者,打邊爐的濃豬骨湯, 芝士焗青口, 薯片蝦條等一概都不能吃!!! 
    不過新鮮蔬菜和生果可以多吃點也無妨!因為蔬菜和生果可使尿達到中性或鹼性,有助控制尿酸的情況。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痛風

    痛 風 症 是 一 種 在 華 人 中 相 當 普 遍 的 病 症 , 多 發 生 在 男 性 身 上 。 痛 風 的 形 成 , 是 指 身 體 內 尿 酸 成 份 過 高 , 以 致 有 過 多 的 尿 酸 沈 積 於 血 液 和 組 織 之 中 , 如 : 手 指 、 腳 趾 、 腳 跟 或 其 他 關 節 , 而 引 起 腫 痛 和 發 炎 。*
    尿 酸 主 要 由 普 林 (Purine) 分 解 而 來 , 而 普 林 的 來 源 是 由 食 物 及 體 內 自 行 合 成 , 所 以 治 療 方 法 是 避 免 進 食 普 林 過 高 的 食 物 , 加 上 藥 物 治 療 , 藉 此 降 低 尿 酸 的 形 成 。*


    今日有一位客人問及痛風症的飲食注意事項,她問道:「聽他人說,患痛風症的人應該不好飲牛奶,是真的嗎?」


    我回答:「其實並不是,因為牛奶、雞蛋沒有細胞結構,不含核蛋白,不是嘌呤的來源,所以可以任選,而且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on Mar 11, 2004研究顯示多進食低脂或脫脂奶類製品可有助減低患上痛風症的風險達50%。」


    所以痛風症的人其實多吃點牛奶也沒問題的!




    * Information from HA 營養資訊中心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腰痛



    腰痛只係辦公室ladies and gentlemen常有的毛病?事實並不是,一日站著工作九小時的人其實都會面對住同樣的問題。


    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兩種常見分別是腰部肌肌膜炎和特發性腰痛。


    腰部肌肌膜炎 - 長期在辦公室前工作,長期駕駛而導致日常腰痛的原因。其實只要生活稍加注意姿勢,是有效預防腰痛的。


    特發性腰痛- 搬運重物等或突然用力拉展身體時造成支持脊椎組織受傷。


    預防及健康小建議:


    1. 慢跑等運動有助增強體力
    2. 游水等水中運動能減輕腰負擔
    3. 伸展運動可解除酸痛,促血液循環,增加關節活動,有助改善腰酸背痛
    4. 營養補給: 骨骼製造需要鈣質 (Ca) ;維生素D有助吸收鈣,協助骨骼正常發育;軟組織生長需要軟骨素 (chondroitin) 和 膠原蛋白 (collagen);肌肉生長需要攝取適量的蛋白質 (protein)


    食物來源:
    鈣 - 牛奶、芝士、雞蛋等奶蛋類;黃豆、傳統豆腐等豆腐
    Vitamin D - 牛奶、芝士、日曬過的木耳和香菇 (適當的日曬是可幫助身體製造vitamin D)
    蛋白質 - 吞拿魚、三文魚、肉類、番薯、南瓜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口瘡

    今日工作的同事告知連續幾晚捱夜看世界杯,結果口腔長滿瘡瘡。語重心長的媽媽總會說是捱夜的以致造成口瘡(口內炎)。相信除了我的同事,很多打工仔都面對住相似的情況。沒錯!持續性睡眠不足是會容易引發口內炎。除此之外,暴飲暴食,營養攝取不均衡;慢性疲倦,壓力大;維生素攝取不足都會容易引發口內炎,可是,引發口內炎的確實的原因尚未清楚。

    口內炎其實是口腔內黏膜發炎所成,症狀完全治療的時間大約需10天至2週。

    以下是健康小建議,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
    1.      多漱口,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
    2.      控制香辛料等刺激物,避免煙酒類
    3.      保持充足的睡眠
    4.      營養補充 -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特別是維生素B1,能有助恢復疲倦;維生素B2,能消除口腔內的發炎;維生素C可預防濾過性病毒和細菌的感染;以及能幫助上層皮質細胞,黏膜正常運作的維生素A。鋅(Zn)也能加速人體內部和外部傷口的痊癒。
    5.      蜂膠(Propolis)含槲皮素(Quercetin)、芳香酸、芳香脂類及類菇烯等,起消炎殺菌的作用。

    食物來源:
    維生素A – 魚肝油、胡蘿蔔、綠黃蔬菜
    維生素B1 – 穀物、大豆、動物肝臟 (高膽固醇食物)
    維生素B2 – 牛乳、乳酪、綠葉蔬菜、肝臟腎臟 (高膽固醇食物)
    維生素C – 柑橘類、綠葉蔬菜,玫瑰花果實
    牛排、小麥胚芽、南瓜種子、脫脂奶粉